下一代智能座舱什么样?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从近期发布的XiM25展车上,我们或许可以得到一些答案。
图片来源:延锋(下同)
多项创新技术,“解锁”下一代智能座舱
据悉,自2017 年开始,每隔两年,延锋都会推出一款 XiM 展车,集中展示下一代座舱技术,今年推出的XiM25展车也不例外,车上搭载了数十项创新技术。
举例来说,在XiM25上,通过超宽全景立体平视显示,延锋创造性地将超清悬浮影像技术与内饰光学表面融合,横跨两根A柱之间的超宽显示屏背投到更舒适的视线位置,进一步提升虚实结合的视觉交互体验。
随动天幕长滑动机构可适配各类车型的车顶造型曲线,1520 mm的超长滑动距离能覆盖整个车顶,搭配包括超宽显示屏在内的多种尺寸显示屏,并实现屏幕前后58.5°旋转。该机构的应用,让顶棚屏兼顾前后排乘客需求成为可能。
前排自适应零重力座椅则可90°侧向旋转并长行程滑动,适用于L2~L3级别自动驾驶状态下各种新型使用场景;后排座椅完全展开后可变成长度接近2 m的超大尺寸床。
除此之外,该展车还搭载ClickRim™模块化方向盘、“婉风”出风口技术、厘米级定位的超宽带数字钥匙、仿贝母纹理超薄光导膜组、整舱悬浮氛围灯光等诸多亮点技术(详见)。
按照延锋的说法,其在XiM25上首次应用“流体空间”的全新设计理念,塑造了一个面向未来的移动空间。
为什么称之为“流体空间”?延锋国际技术中心造型设计总监、XiM25智能座舱造型/体验设计负责人杨帆表示,它体现了百变的座舱布局、无界限的交互和可持续的制造。
他指出,未来的消费群体正在非常快速地向00后、Z世代消费群体转变。他们对于生活方式的需求非常灵活,相对来说会更加注重生活的弹性,对于空间的要求也会更高,对车的期望不仅仅是交通工具。而XiM25的流体空间体现出了极大的灵活性。
“它是一个连接自然和元宇宙的空间,既适合朋友互动,也有个人的空间,既适合远程工作,也可获取沉浸式游戏体验。”杨帆表示,“我们希望,当用户上了这辆车会有认同感和归属感,再接下来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有一种情感的体现,到最后在车里有一个情绪饱满、充满电的状态探索大自然,能够有更好的自我,这就是我们在这辆车上所设计的体验曲线。”
已有企业预定,两年左右将率先落地
XiM25之上诸多技术的先进性毋庸置疑,但市场更关心的显然是“何时能够落地”。
按照延锋国际首席技术官、技术中心总经理倪嘉文的说法,延锋XiM25真正瞄准下一代,“我们所有的创新都是下一代可量产的,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可实施性。”
据他透露,上一代XiM23展车上的技术,百分之七八十都落地了,在今年基本都量产了。
延锋XiM23展车
比如如今已成为新车热门配置的零重力座椅。倪嘉文表示:“现在市面上量产车上的零重力座椅采用的几乎都是延锋的技术,且我们最早推出在零重力座椅上安全保护的概念,而后又推出了座椅旋转等技术,这些技术都获得了客户的满意,且能投产落地。”
再比如长滑轨。倪嘉文称“现在在投产的车,不能说100%,至少95%以上,应用的都是延锋的长滑轨技术。”
他直言,“这就是良性循环,越看得准,越有自信心。自信心是一种驱动力,让我们更加大幅度地进步。”
据他透露,目前XiM25展车已展出多次,去了多家国内造车新势力,“很多客户都会预定我们的技术,相信一年半到两年以后,延锋的技术会率先落地。”
基于此,延锋有望继续引领智能座舱的变革。
行业周知,如今汽车座舱同质化现象日益凸显,针对此,倪嘉文表示,趋同是有量的积累再促进质的变化。
在他看来,延锋从来没有趋同过,“我们完全改变了车内的使用场景,通过我们长滑轨等技术,塑造了多变的智能座舱,例如前排可以朝前,后排可以朝后,留出更多空间给用户,也可以把后排全部收起来留给第一排。”
通过XiM25所集中展示的数十项创新技术,他认为,延锋一定会引领智能座舱下一个趋同。
他还表示,延锋还在持续向前,“我们现在已经在讨论2027年的展车了,2027年的产品差不多已经在定了。”
当然他也强调,引领座舱的变革,不但要想得出场景,还要有基础技术来实施,“延锋从塑料粒子开始,研究膜片、造型、印刷技术、灯光技术、导光板技术,加之座椅上所有的机构件、灯光、电子、域控、安全、舒适性,所有这些点合起来,形成了延锋整个创新,这是延锋的优势,我们要发扬光大,用好了才是优势。”
推荐阅读: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