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领域网

比亚迪押注、华为跟进,要掀翻油车最后壁垒?

在市场渗透率突破50%、主流新能源车型续航里程突破600公里背后,纯电动汽车消费者的“补能焦虑”阴影,始终没有完全驱散。

为解决充电慢、节假日高速补能排队等问题,车企提供了不同的解决思路:换电与超快充。就超快充技术而言,“充电像加油一样快”的梦想正在照进现实。

3月19日,比亚迪发布兆瓦闪充技术,5分钟可补能400公里,接近燃油车加油时间。随后在4月9日,搭载兆瓦闪充的比亚迪汉L与唐L正式上市,让“油电同速”不再是一句口号。

图片来源:比亚迪

纵观汽车产业演进历程,充电倍率在持续突破技术天花板,已经实现了从3C到5C的代际跃迁。如今,比亚迪提出兆瓦闪充技术,让本就不平静的行业再掀波浪,开启一场充电技术的军备竞赛。

盖世汽车了解到,华为数字能源已经正式官宣将于4月22日推出兆瓦超充新品,推动重卡电动化从封闭场景走向全场景。此外,极氪1.2MW全液冷技术也将在4月上海车展正式亮相且落地。

从5C混战到兆瓦闪充,新能源汽车技术潮流正在引领产业变革。这次划时代技术的出现,能否再次推动汽车行业变天?

补能焦虑,从5C到兆瓦闪充

对于超快充的定义,此前,巨湾技研总裁裴锋在接受盖世汽车采访时表示:“2018年,国际上就推出了XFC极速快充的定义。从0%~80%的充电时间在10分钟之内叫做超快充,15分钟换算过来就是3C,10分钟之内就是6C。”

描述充电快慢时,C指电池充放电的倍率,1C表示用1h将电池从100%放电至0%所用的电流值。在不考虑电池容量(电池大小)的情况下,可以简单理解为C的系数越大,充电速度越快。

裴锋也提到,“比亚迪推出的兆瓦闪充峰值是10C,从5%充到61%平均是6.7C,跟巨湾在2022年推出的量产电池速度是相当的,但我们的范围会更宽,我们是7.5分钟做到0%~80%。”

进入2025年,5C、6C、甚至10C的超快充技术开始推向市场,并在行业内引起诸多讨论。技术不断进步的背后,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为电动汽车用户提供与燃油车一样的便利性。

裴锋也提到:“据我们的统计,用户在购买电动汽车时最担忧的就是补能焦虑,即充电便捷性问题。”他更是强调,超充是广大用户的刚需,这个需求一直存在。

在兆瓦闪充发布之时,比亚迪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更是亲自站台,并在发布会上直言:“为了彻底解决用户的充电焦虑,我们的追求,就是让电动车的充电时间,和燃油车的加油时间一样短,也就是在充电速度上实现油电同速。”

据悉,比亚迪兆瓦闪充在充电速度上,可以实现充电功率1兆瓦(1000kW),更是实现了全球量产最高峰值充电速度1秒2公里。搭载闪充电池的汉L,可实现闪充5分钟畅行400公里。

过去,燃油车加一次油需要5—8分钟;而现在,相同的续航里程,电动车充电也仅用5—8分钟,最终实现充电时间和加油时间一样短。兆瓦闪充开启“油电同速”新时代,从此充电从“人等车”,变成了“车等人”。

有车主也表示,对于纯电车型来讲,充电速度越快,越接近油车的补能效率,纯电车体验就越好。虽然现在兆瓦闪充站较少,但比较看好这个技术的发展方向。兆瓦闪充宣传上充电5分钟能跑400公里,理论上补能体验更快,和蔚来的换电差不多了。

对比传统快充,兆瓦闪充的效率提升6倍以上。比亚迪还推出双枪充电技术,兼容普通快充桩,实现16分钟补能。

如今,随着比亚迪汉L、唐L上市,4000座闪充站已启动布局,首批500座更是同步启用。

此外,比亚迪还宣布兆瓦闪充系统还将面向全行业开放,目前已收到大量合作意向,将与国内众多头部充电运营商展开合作,共享共建,让用户更快地感受到兆瓦闪充油电同速的体验。

随着比亚迪的入局,整个补能生态的竞争规则正在被改写。如今,兆瓦闪充正在掀起一场技术竞赛。

同行路上,用“一秒一公里”护航

从喊出“油电同价”到“油电同速”,比亚迪作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领头羊,多次掀翻了燃油车的桌子。

不过,要攻克燃油车时代留下的城墙,单靠比亚迪一家单打独斗,恐怕不能完全实现。值得庆幸的是,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壮大的路途中,从不缺少同行者。

在2023年推出了一秒一公里的液冷超充系统,在这两年内,已经和客户和伙伴在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200多个城市130多个县50条高速公路部署了液冷超充系统。

可以说,华为目前已成为加速推动超快充产业生态发展绕不过去的一个角色。

更有行业人士表示,比亚迪兆瓦闪充的“1秒2公里”更像是对华为“一秒一公里”的隔空回应。

鸿蒙智行也在此前宣布,截至2024年12月22日,华为超充网络已在全国范围内建成510座超充站,配备了8712个超充枪,覆盖31个省份及120个城市,为用户提供了广泛的充电服务网络支持。

此外,华为在去年就已经成立了超充联盟,首批合作伙伴涵盖了多家知名车企,包括哪吒汽车、小鹏汽车、比亚迪、北汽极狐、阿维塔、赛力斯、江淮汽车集团、长城汽车、理想汽车、广汽集团以及奇瑞汽车等。

图片来源:华为数字能源

据悉,华为全液冷超充系统适用于200V至1000V电压范围内的所有车型,其最大输出功率可达600kW,面向乘用车、商用车不同场景提供解决方案,还能够实现光储充联动,充电桩最大限度使用低价光伏电,释放最大经济效能。

在2025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华为公司董事、华为数字能源公司总裁侯金龙也透露了华为兆瓦级充电产品的细节。他表示,华为的兆瓦级充电产品最大充电电流2400安,最大功率1.5兆瓦,可以实现每分钟补电20千瓦时。 

目前,华为数字能源已经官宣,华为兆瓦超充产品将于4月22日正式发布。不同于比亚迪面向乘用车,此次华为兆瓦超充产品为商用车而来。

侯金龙表示,兆瓦超充技术的突破,将成为产业发展关键,并使能重卡电动化从封闭场景走向全场景。

图片来源:华为数字能源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比亚迪与华为,推出兆瓦级超快充的车企,还有极氪。

极氪科技集团副总裁赵昱辉此前宣布,极氪即将发布全球首个1.2MW全液冷充电桩,并计划配置10根1.2MW液冷充电桩的兆瓦极充站。据悉,该技术将在4月上海车展正式亮相且落地。

据悉,极氪一直坚持布局超快充网络,三年间极氪极充桩完成从360kW到600kW再到800kW的升级。目前极氪能源极充站826 座、极充桩4007根。目前,极氪自建充电桩数量已达1500根,并计划在2026年使极充桩总数超过10000根。

超快充,落地车型价格在下探

2025年,“技术平权”成为汽车行业的一个热词。

在智能电动卷向“智驾平权”之后,“秒级超充”成为电动化持续深入转型的重要支撑。如今,随着充电功率的提升,“超快充技术平权”正在成为现实。

除了特斯拉之外,国内很多车企都在加大布局超快充,如小鹏、广汽、理想、极氪等,并且已进入到5C混战的局面。

之前,理想汽车也宣布将投入60亿元资金建设“理想直营5C超充站”。理想5C超充充电站的充电桩类型有2C桩和5C桩。2C桩为理想全系车型以及所有品牌新能源车辆提供服务,而5C桩当前仅限理想MEGA。截止到3月28日,用时1年11个月,全国理想超充站有2000座,布局省份31个。

图片来源:理想汽车

3月13日,小鹏汽车全球车2025款小鹏G6、2025款小鹏G9正式上市发售,官方指导价分别为17.68-19.88万元与24.88-27.88万元。两款车型以换代思路改款,全系标配5C超充AI电池+图灵AI智驾。

“随着主机厂加速推进,基础设施会越来越普及,超快充会迅速渗透到每一个用户端,今年也会迎来它的爆发期,标志就是比亚迪技术和产品的发布。”裴锋如此判断。

他更是强调,目前开始进入超快充技术平权时代,它不是高端车型特有的,普通中端车型或低端车型也会是标配,每个人都可以享受到。” 

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此前也表示:“从2025款小鹏G6和G9开始,小鹏将引领行业进入全系5C超快充的时代,正式把过去40万、50万级才使用的5C,带入到20万、30万这个价格里。我相信这是一个全新的时代。”

此次比亚迪搭载兆瓦闪充的汉L,售价为20.98—27.98万元,唐L售价则为22.98万元—28.98万元。

有行业人士表示,目前,超快充的发展和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提升互相支撑、互相拉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意味着越来越多人去使用电动汽车。当越来越多人使用电动汽车的时候,会发现充电是一个非常不便捷的事情,就是里程焦虑,进而拉动了超快充的需求。反过来,超快充的发展又会带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进一步提升。

“超快充技术代表着用户的需求,由用户决定技术的走向,最终会发展得非常快。它已经成为了一种消费趋势,让用户体会到科技的进步。”在裴锋看来,“超快充天然就是和更高科技、更高端的产品、更高端的体验相结合,它是一种个人感受。超快充的发展速度跟汽车用户渗透率的发展曲线一样,一旦超过5%的拐点,3—5年就会过半。”

据悉,国家在2023年9月制定了超快充的硬件标准,又在2024年12月制定了软件的标准。

目前,随着华为进入超快充生态,小鹏、尊界、传褀,比亚迪等超快充车型陆续发布,越来越多的用户感受到超快充带来的便利。在乘用车C端市场,超快充带给用户的体验是非常直观的:以前需要充电1个小时而现在10分钟就可以搞定。

可以说,“超快充技术平权”时代要带来了。

共建生态,产业链准备好了吗?

一场改变出行的能源革命,已经按下快进键。当充电速度不再是短板,当补能网络遍布城乡,电动汽车的普及必将势不可挡。

超快充普及,接下来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裴锋提到了两点:一是基础设施端超快充桩的普及。二是在供给端能够提供足够优质的超快充动力电池。

侯金龙表示,要实现对大容量电池进行快速补能,兆瓦级的超快充技术和广覆盖的兆瓦超充网络缺一不可。可以说,基础设施端超快充桩的普及将成为影响超快充普及的关键因素。

此外,与普通动力电池相比,超快充电池的结构、工艺有所差异。由于过往的动力电池都是普通的动力电池产能,如何新建超快充产能或者把原来普通动力电池的产能进行改造,在供给端提供足够多的优质的超快充动力电池产品,成为另一个关键因素。

作为广汽集团旗下专注超快充电池的企业,早在2022年,巨湾技研就推出了充电从0%~80%只需10分钟以内的技术,并且实现了量产.

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副秘书长仝宗旗也表示,其实一年前就有企业发布过兆瓦超充技术。之所以没有快速普及,一是因为超充的应用场景受限。二是因为设备成本比普通快充贵好几倍,但服务费基本是一样的,所以现有的模式对于运营商来说难以盈利。

这或许也是比亚迪宣布与全行业共享兆瓦闪充桩技术、共同推动兆瓦级充电设施建设的原因之一。据悉,比亚迪目前已收到大量合作意向,将与国内众多头部充电运营商展开合作,共享共建,让用户更快地感受到兆瓦闪充油电同速的体验。

无论是兆瓦闪充还是5C超快充,动力电池的价格也很重要。裴锋表示,“发展规划对超快充电池的成本规划,是比普通的快充电池贵1倍。但如果贵1倍,它的普及速度会没有那么快。现在,巨湾的超快充电池比普通电池只贵了5%~10%,如果成本过高不符合市场的需求。今天巨湾已经做到了只贵5%,因此我相信普及速度会越来越快。”

在行业人士看来,超充普及还面临着一些难点:兆瓦级充电对电网冲击极大,电网负荷是难题。当前多数电动车不支持兆瓦超充,需推动车企升级高压架构,设备兼容性也是问题。

针对兆瓦级超充上去了,电网如何应对的问题,侯金龙则表示,这两年,华为一直在研究这个问题。现在已经把这个技术突破了,只要用构网式储能形成一个微电网,每个兆瓦级超充可并可连的微电网,就可以有效应对电网的冲击。我们率先在发电上用,和国家电网、能源局已经做了很多验证。

盖世小结:面对燃油车“四海之内皆可加油”的便利性,车企一直致力于清除这一最大屏障。这场由比亚迪点燃、华为加码、极氪等车企跟进的兆瓦闪充革命,正在倒逼超快充全产业链升级。长远来看,补能效率的质变或将真正开启新能源汽车的“油电平权”时代,能否掀翻燃油车最后的堡垒,还需拭目以待。

推荐阅读:

解绑高精地图,元戎启行mapfree方案玩转广州

英国10月汽车产量大涨,行业协会上调全年产量预期

通用汽车自动驾驶公司Cruise计划小规模重启运营

配备大尺寸中控屏 小米汽车SU7内饰曝光

丰田研究所展示最新AI辅助驾驶技术 让驾驶更安全、更有趣

现代汽车将暂停韩国牙山工厂,提高电动车产量

华友钴业与众钠能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金东明出任韩国LG新能源首席执行官

曝特斯拉用户手册更新FSD内容 智驾大战真的要来了!

明年一季度上市 本田型格/飞度無限MUGEN版发布

专题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