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领域网

华为卸下包袱,长安提起速度,赛力斯或许会入股

深度解读长安华为合作:中国汽车打响“淮海战役”,“国家队模式”打造“新博世”。

“谣言”变成了“遥遥领先的预言”,谁叫主角之一是“遥遥领先”的华为?

上周刚爆料的“华为剥离汽车BU,长安注资,估值3千亿”,周末就被长安和华为的公告“曲线证实”——华为将成立新公司,专注于汽车智能化业务,长安将牵头投资持股。

对照公告,传闻确有其事,细节夸大其词。然而,汽车公社的独家信源和多方渠道显示,爆料和解读,才刚刚拉开序幕。

华为剥离车BU?错!

新公司怎么组建?还真不是华为直接汽车BU剥离或者独立。根据长安和华为的公告,“华为拟设立一家从事汽车智能系统及部件解决方案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的新公司”。

新公司不只是组建形式上与“车BU独立”有别,同时至少有三大内涵。

华为卸下包袱,长安提起速度,赛力斯或许会入股

内涵一:在形式和品牌上,会和华为形成区隔,名义上“去华为化”,有利于避开“灵魂交给华为”的嫌疑。那如果“灵魂交给新公司”是不是也会吓跑一些整车企业?这就关系到内涵二。

内涵二:不是直接剥离,更有利于重构股权结构和人员团队。

按照公告,两句话关系到股权结构。

“长安汽车及其关联方拟出资获取新公司股权,比例不超40%”。这排除了长安绝对控股的可能,所以新公司也不会是长安一家独大,为后续绑定更多车企铺垫。剩下不少于60%股权,华为如果要扩大业务范围,也不会独自霸占,所以有了第二句关于股权的诠释。

“新公司将对现有战略合作伙伴车企及有战略价值的车企等投资者逐步开放股权,成为股权多元化的公司。”

这意味着新公司还会继续引入新股东,尤其是跟华为当前关系密切的赛力斯、奇瑞、北汽、江淮等深度合作伙伴。

内涵三,不是直接剥离,未来业务灵活性更高。

华为卸下包袱,长安提起速度,赛力斯或许会入股

华为旗下和汽车相关的业务,可以大体上分为两大块:以车BU为代表的供应模式,涵盖普通供应商模式和Huawei inside模式;从智选车发展而来的鸿蒙智行业务,华为不仅介入技术层面,同时也提供渠道。

而本次新公司的业务,按照公告也给出范围:包括汽车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汽车智能座舱、智能汽车数字平台、智能车云、AR-HUD 与智能车灯等,并将专用于目标公司业务范围内的相关技术。

可见,目前还是聚焦在车BU业务层面,没有提到智选车/鸿蒙智行。将来到底是否容纳智选车/鸿蒙智行重组新公司?比直接剥离车BU,更具备灵活性。

那么这里又引出下一个热点疑问:问界智界等智选车/鸿蒙智行模式,何去何从?

赛力斯、深蓝、阿维塔…一个都不能少

华为智选车/鸿蒙智行和这次新公司有什么关系?长安作为第一家参与的整车企业,又会投入多大期望和资源?

就在爆料传出来不久,赛力斯方面发布了公告:已经收到与华为共同投资目标公司的邀请,正积极讨论相关事宜。

华为卸下包袱,长安提起速度,赛力斯或许会入股

华为终端方面也确认称,鸿蒙智行业务,此次未被剥离到拟成立的新公司中,仍将留在华为。

所以,初步答案出来了:目前还没有打算将智选车/鸿蒙智行转移到新公司。而鸿蒙智行的合作伙伴里,赛力斯已经率先应邀投资新公司。奇瑞、北汽、江淮会不会跟进?可以预期将是优先的投资车企。

但是变数仍然存在,毕竟公告里提到过,“华为原则上不从事与目标公司业务范围相竞争的业务”。故而华为方面指出,具体现在还没有详细信息,这个交易要6个月才能闭环,涉及很多细节的讨论。后面的商讨过程如果可以披露,再同步信息。

另一个要点在于,此次长安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非常突出。

华为卸下包袱,长安提起速度,赛力斯或许会入股

来自长安方面的消息称,继阿维塔与华为的携手合作,此次大动作,预示着未来阿维塔、深蓝汽车、长安启源都将有新公司的深度赋能。倘若说,此前长安和华为智能化技术深度合作的只有HI模式的阿维塔,那么后面将是阿维塔、深蓝、启源全部上阵。

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如是解读本次合作:长安汽车与华为双方发挥各自优势资源,并与战略伙伴车企携手,深度协同和战略合作,将加速智能化技术大规模商业化落地,让全球用户都可以享受一流智能化体验。

这样联系起来看,态势就很明朗了:长安下注很重,华为也没打算撂下赛力斯等伙伴不管,新公司就是在解决华为痛点。

华为卸下包袱,长安提起速度,赛力斯或许会入股

华为参与汽车行业的痛点何在?不造车,只提供技术和渠道,没有强制绑定整车公司,当面临上汽那种“不交灵魂”的质疑时,业务进度容易陷入裹足不前的泥淖。

2022年华为营收6423亿元,其中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收入20.77亿元,占比0.3%;2023年上半年,华为营收3109亿元,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收入为10亿元,占比还是0.3%。这也让汽车业务成为华为唯一亏损的板块。

故而新公司“名义去华为化”的操作,和长安领头、赛力斯受邀的态势,意味着“华为智能化技术”在设法扩大朋友圈。

华为汽车BU扮演了汽车供应商的角色,原先顶着华为业务板块的名头,主要给智选车作为内部供应商,为HI模式的两家车企扮演外部供应商,而其他订单寥寥。

如今新公司将华为顶尖技术打包入内,通过股权改革将更多车企绑定到战车上,开放性会远高于原先华为汽车BU水平。

真·国家队下场

本次合作,长安汽车朱华荣的话耐人寻味,给出了合作的定位和长期目标:推动中国智能汽车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共享化发展,提升汽车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推动中国汽车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推动核心技术突破引领,推动中国汽车品牌迈向世界一流。

简单理解,合作并非只是几家企业自身业务层面的动作,而是国家伟力在推动本土汽车产业提速发展。

长安是国内央企车企中,乘用车业务市场化最为成功的一家整车公司,华为是汽车智能化技术最好的供应商。相当于当年淮海战役,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联手,直接将大半版图纳入红色范畴。

汽油车时代,众所周知博世在底盘方面是“无冕之王”,ESP技术处于领跑地位,营收堪比本田等大型车企集团,利润有过之而无不及,技术标准维度的领先更是其他公司难以望其项背。那么,智能电动汽车时代,如何打造中国自己的博世?必然是中国汽车产业的追求。

根据汽车公社的信源和推断,一汽、东风等央企,必然会参与到智能电动汽车新高度和国家标准制定的重大任务,华为新组建的公司很有可能就是第一步。比起2015-2018年传出的“一汽东风长安整合”,显然华为智能化技术牵头,更具备新阶段的意义和可操作性。

华为卸下包袱,长安提起速度,赛力斯或许会入股

我们需要站在高维度去分析。从长安此前与蔚来合作换电可以洞悉,不管是国企还是民企,不少企业只要在技术上站在国内乃至国际领先高度,都可能被选入“国家队宏大框架”中,领到国家任务之后,以纯市场模式不能比拟的巨力往前加速发展,一如当年攻克“两弹”,以及上个回合加速发展半导体,如今焦点又聚集在智能汽车。

蔚小理和比亚迪等民企车企怎么办?倘若新公司已经不是华为,甚至还能自己参股,又具备华为最先进的技术,用,还是不用?这道选择题,看似简单,实则艰难。

这时候,我又想起几年前采访何小鹏时的提问:如今小鹏强调全栈自研,但是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以后会考虑采购供应商技术吗?

“会。”他的回答斩钉截铁,哪怕今年曾和华为打嘴仗,但未来却指向了无限可能。

【注意:文章版权归属汽车公社,严禁未经授权私自转载,否则追究法律责任,需转载请联系官方微信号:汽车公社】

推荐阅读:

密歇根州部署美国首条电动车无线充电道路

新车拾月,能扛起凯翼汽车转型的大旗吗?

四部委:L3/L4级别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开启

传奔驰将把EQS的生产工作转出美国,以生产GLC电动汽车

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支持中国印尼两国企业在新能源汽车等工业领域务实合作

吉利联手百度造出的第一台车,极越01核心零部件配套供应商一览

传日产汽车计划削减60%的发动机类型,以加快电气化进程

预约直播|“芯向亦庄”系列热点对话:极卷时代,探索汽车芯片与智能驾驶新未来

路特斯科技获得8.7亿美元融资

Seeds | 易控智驾宣布完成4.5亿元股权融资

专题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