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领域网

中国车市再乱,技术围堵困不住合资

当2024年的市场加速向着中国车企期待的方向发展,消费者对于合资企业的认知,似乎都集中在了老派、守旧等字眼上。随着行业全面进入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趋势愈发明显,我们眼中的“合资”二字真的仅剩下品牌光环,或是尚未被完全掩盖的用户口碑吗?

如何活下去?或者说,该以怎样的方式来对抗当今的市场变革?对于任何一家合资车企而言,都成了很棘手的课题。

这两年,的确有不少合资车企在慌乱中没了想法,将公司的主营业务改成了对外出口,抑或用最简单粗暴的方式缩减着企业规模,又或者是索性退出了中国。

中国车市再乱,技术围堵困不住合资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但另一边,基于过去在华多年来的技术积累和体系建设,以及对汽车行业的深层研判,我们依旧能清晰地看到,大众、丰田、本田等一线品牌并没有认输。

作为一个理性看待行业发展的观察者,盲目唱衰一个企业的未来从来都是要不得的。

中国车市再乱,技术围堵困不住合资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通过观察,你会发现,技术高速更迭,叠加消费趋势的快速变化,并没有消磨掉合资车企的志气。反而身在中国,很多时候,对于新技术的推动和落地,这些企业事关发展的思路并非如外界所想,固执且死板。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不比激进的大众,丰田的做事风格有着日系车企特有的谨慎和执拗。在中国产业进入白热化发展的新阶段,丰田慢慢掉队了。

中国车市再乱,技术围堵困不住合资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然而,合资2.0时代,你要说,丰田甘心放弃追赶电动化进程,或对转型失去了动力,那必定是带着太多主观情绪的。而作为丰田在华合资业务中的核心载体,仅仅是广汽丰田对于新技术、新趋势和新生代消费者的洞察,其实都是很前置的。

这一阶段,有人喜欢大张旗鼓地彰显自我,就一定有人热衷低头深耕技术鱼池。

而从去年开始,广汽丰田所提出的“智能电混双擎”概念到今天有心敲定自己的科技日,主打的就是要和中国车市未来发展的方向相契合。


换言之,在技术更迭上,从推出第五代THS混动技术到实现PHEV、EV、FCEV 多路径齐头并进,更以固态电池等颠覆式黑科技创领行业;

对于消费者认可的智能化演进,从选择和、腾讯合作打造中国专属的智能座舱,到牵手Momenta推动端到端的高阶智驾尽快落地,乃至持续和小马智行发力全自动驾驶……

这样的广汽丰田其实是符合我们对于一家具有忧患意识和强烈转型意愿的新时代车企,理应有的印象。

“合资”本就不该是一个和“自主”有着对立关系的词。对于身在中国的汽车企业,当中国车市积极展现出高于全球行业进化速度的一面时,每一家有能力跟随时代步伐,有想法为中国消费者提供先进产品的汽车企业,都是值得外界给予尊重的。

从“产在中国”到“研在中国”

“合资2.0时代,躺平式发展是要不得的。”


这是中国车市给所有合资企业给出的警醒,但对于丰田来说,从电动化转型开始全面影响中国市场的那一刻起,有些决定早早就落下了。

和许多中国车企向前发展的想法不同,没有以增程式混动、插电式混动、纯电动技术为第一触点,没有将冰箱彩电大沙发的概念放进座舱,会让人有种错觉,觉得丰田对新消费趋势的研究还不够。可事实上,单以“技术推动生活”的角度来看,丰田式技术进化的逻辑,近年来都是毫不保留地进入到合资公司的体系内。

燃油时代落幕,电动化拉开新的产业篇章。新创车企都想要通过三电技术的优势实现弯道超车,从而将原本属于传统车企的市场份额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

但时至今日,我敢说,很多人都忽略了一点,行业给予电动化转型的空间,从不是要完成新旧势力的交割。

合资车企和自主车企之间并不是“谁要取代谁”的利害关系。其真正目的都在于如何优化消费者的用车体验,最终将“可持续发展”的环保课题,放进汽车行业的未来生态中。


在中国,随着各类新能源技术高速迭代,什么样的能源驱动形式才是最优解呢?

现如今,我们并不否认,当可充电可加油的PHEV、REV车型,占据了如今的舆论核心,总会让消费者顺理成章地认为这就是当下最具性价比的动力方案。

只是,对于销售量达2500万辆新车/年的中国市场而言,我们是不是可以提出一个观点:用最牢靠的技术,尽可能满足各地区的多元消费需求,其实远比只强调“充电比烧油便宜”这片面的产品优势来得更重要。

在本届科技日上,广汽丰田之所以再次强调“智能电混双擎”的技术要点,就是要用自己的方式改变消费者对于混动技术真正讲究的和传统车企在智能化进阶上的认知。

深度融合油电优势、真正实现极致均衡的第五代智能电混双擎,才是混动最优解。


而广汽丰田副总经理彭宝林不仅说了,“作为全球智能电混第一品牌,广汽丰田智能电混双擎最大的特征就是极致均衡。”他还进一步解释到,“智能电混双擎不是单点数据的表面颠覆,而是极致均衡的深度满足!”

论发展,经历了20多年、五次迭代的混动技术,再次夯实了“世界上只有两种混动,一种是丰田,另一种是其他”的结论。我不敢说,这样的判断一定能传递给每一个人,但很明显,丰田对“混动”的深挖必定是全方位的。

通俗点说,“能不能上绿牌”可不是“丰田第五代THS”这个技术名词在追求的东西。

它所谓的全方位进化是以“给中国消费者提供最优的新能源用车体验”为目的,几乎囊括了发动机、电动机、电池、整体结构等所有关键零部件的不断优化和升级。

不是简单地通过电机或发动机来驱动,经油电协同给予车辆充沛的动力输出;不以实验室单点极值的热效率为宣传点,而是以更广泛的高热效率工作范围,去达成消费者最在意的全速域低油耗。


或许,这两方面就是丰田最新混动技术的最大特点,没有天花乱坠的技术宣讲,更没有洗脑式营销的补充,但通过长久的市场验证和真实工况下的对比测试,既然该混动技术能完美覆盖当前消费痛点,那对于消费者来说,日常使用阶段,只要广汽丰田能在不降低标准的前提下,给出足够先进的技术支撑,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

中国消费者很难伺候的。

的确,在车市内卷化发展这么多年后,消费者挑剔的目光或多或少会让各家车企感到了压力。但与此同时,卷至今日,诸如广汽丰田这样的车企也很清楚了,与其被迫参与竞争,加强属地研发,加快本土化技术迭代的速度,总是没错的。

新四化当道,实际上,通过第五代THS混动技术帮助消费者降低用车成本的路径现已成熟,那么,在广汽丰田科技日上,我能感受到的另一股势头必定就是一切有关智能化的体验提升。

放在过去,合资公司很难和中国科技公司就智能化技术展开合作,情有可原。


如今,当广汽丰田选择和华为在车机系统上进行深度融合,亦希望腾讯能在其车机系统上加入更多的流行应用APP,这其中的原因只会有一个,就是,广汽丰田作为合资公司,更作为中国企业的属性,就决定了它不会无视任何中国消费者对于新体验的思考。

合资2.0时代,需要广汽丰田的表率

众所周知, 2024年是一个人人陷入焦虑,却又不得不时刻面临两两互搏,刺刀见红的艰难时期。相比之下,合资企业总是在不消停的口水仗和价格攻势的拉扯中,过得很纠结。

和同类车企在一起,广汽丰田自然也免不了受到这些外部因素的袭扰。但是,纵观历史,既然中国车市的发展还是遵从理性的,那么,当广汽丰田能决心迎合市场的最新要求,用新技术叠加中国科技公司的功力共建新的生态,相信,好好活下去,且能为其他合资企业做出表率,还是一件显而易见的事。

“合资公司第一次办科技开放日,会不会有点经验不足?”

在这个人均拥有科技节的年代,或许这就是外界对于广汽丰田此举的第一印象。然而,若以目的去看,我会认为,相较于其他新创企业画大饼式的技术宣讲,广汽丰田更多的是想展示,面对浮躁的车市大环境,自己真正在为行业发展所提供的建设性举措和。


不为流量,只为回应质疑,不为讨伐任何人,只求做事脚踏实地。

在中国,人人都说,新时代已经来临。新能源是推动行业转型的核心力量,智能化更是主宰整个行业未来的先决条件。对此,谨慎惯了的合资公司会有点懵,可你要说,他们就该无条件为新人让路,我想,这就掺杂了些过激成分了。

对于中国车市的后续发展,合资公司究竟是如何规划的?

现阶段,凭借对现有技术的迭代,譬如前文所提及的第五代THS混动技术,或和本土企业共建新生态,同样譬如前文所说,广汽丰田拉来了华为和腾讯为智能座舱赋能,多数合资车企已选择尽快更改自己过去的做事效率和思路,以便跟上行业向前发展的趋势。

那对于未来,毋庸置疑,随着竞争再度白热化,这种种举措只会进一步得到提速。


而在广汽丰田新建的朋友圈里,Momenta自动驾驶公司的市场副总裁黄驰首先就说了,双方联和打造的端到端高阶智驾方案很快就会搭载在铂智3X这款新车上。

仅硬件上,基于英伟达254tops计算平台,全车配套了11个超高精度摄像头、5个毫米波雷达、12个超声波雷达和1个激光雷达(126线),提供360度全域感知和充足的车端算力;算法层面,基于Momenta的数据飞轮,在经过海量量产数据回流,自主学习、快速迭代后,可以通过OTA提升系统性能上限。

在消费者眼里,对于这些参数的优劣可能并没有什么概念,但我们只需要知道,当丰田愿意向Momenta这家中国顶尖智驾公司伸出橄榄枝,为了跟紧中国车市的变迁,为了完善中国消费者热爱的高阶智驾,广汽丰田并没有懈怠过。

而同样的道理,从去年8月和小马智行、丰田(中国)宣布成立合资公司,以支持未来Robotaxi的前装量产和规模化部署,到现在,我们可以真的在广州南沙完整体验到乘坐无人驾驶出租车,从下单到抵达的全流程自动化服务,想必这也是广汽丰田为了中国未来汽车生活而大力进行前瞻布局的佐证。

回顾过去的20年,和大部分合资公司一样,广汽丰田尝到过“市场换技术”的红利,其实也经历过不少产自细分市场的阵痛,那这期间,对于从“产在中国”到“研在中国”的课题探索,广汽丰田是不可能没有想法的。


所以,不管此次科技开放日对外公布的成果是否详尽,话说现在的广汽丰田具备了换代车型的中国化升级、快速灵活的年款商品强化以及新合资车的全面现地开发的能力,是不容置疑的。

况且,仅从即将上市的bZ3X身上,看到广汽丰田现地开发团队都深度参与每一款新车研发,并基于中国用户需求提供最优解决方案的一面,已经是很明显的了。

在中国,就好好倾听中国消费者的声音吧。往后,事关“合资车企没有退路”的呐喊一定会更频繁。这很残酷吗?是的。但这并不意味,横在合资和自主之间的天平会无条件向后者倾斜。

都说了,合资公司本质上也是中国车企。行业在卷,市场在卷,请问,谁会无动于衷呢?二线玩家都还没放弃,愿意将所有黑科技从幕后带到台前的广汽丰田显然更不可能。

推荐阅读:

通用汽车恢复2023年全年盈利指引,计划削减Cruise开支

四部委:L3/L4级别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开启

亚太区汽车仿真大会SimACE开启报名

喊过口号的理想智驾,来到了需要亮剑的时刻

经王传福提名 比亚迪聘任赵俭平为公司副总裁

中国销量成"定海神针" 捷豹路虎一季度息税前利润8.6%

特斯拉涨价,刺激汽车股拉升?

长安汽车:砸100亿,狠狠发电

盖世周报 | 长安汽车入股华为车BU?特斯拉一月涨价4次

盖茨电子:800V智能底盘悬架控制系统的开发和探索

专题推荐:

相关推荐